新闻中心讯(记者 孙欢欢)8月26日上午,著名文化学者、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、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特聘教授、湖北省政府文史馆国学院院长刘玉堂应邀做客2025全国优秀大学生学陶师陶夏令营暨武汉工商学院第十届“智慧·人生”国学夏令营,以《追寻楚脉》为主题,深入讲解了楚文化的精神内核及其当代价值。
图为刘玉堂作讲座 摄影:余剑韬
武汉工商学院副校长巴能强、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继才、国学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虎等老师与100多名夏令营学员共同聆听了讲座。讲座由学校国学院副院长陈玲主持。
“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。”刘玉堂强调,楚文化不仅是中国古代南方地区的一种文化形态,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,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他介绍,楚国人锐意进取、坚持开放、努力创新,在战国时期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强国之一。在滚滚向前的历史进程中,楚国人向往和谐,重诺守信,忠君爱国,特别是以屈原为代表的爱国志士,他们的爱国思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,对中华民族气节的锻铸产生着强劲的驱动力。
图为刘玉堂作讲座 摄影:余剑韬
刘玉堂援古证今,巧妙地援引了楚国先王“筚路蓝缕”开辟疆土的坚韧、楚共王“楚弓楚得”的豁达、楚庄王“观灯摘缨”的智慧与宽容、“一鸣惊人”的壮志、屈原投江殉国的赤诚与忠贞等典故,并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,深刻剖析了楚文化所蕴含的六大精神特质:“筚路蓝缕”的进取精神、“大象无形”的开放气度、“一鸣惊人”的创新意识、“上善若水”的和谐理念、“九死未悔”的爱国情结,以及“一诺千金”的诚信品格。
他通过一个个灵动鲜活、饱含哲理的历史故事和现实案例,以生动幽默的语言,带领师生们深刻领略楚文化的独特魅力,引导大家去感知这份文化瑰宝在当代涵养民族精神、凝聚奋进力量、指导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。
图为互动环节 摄影:余剑韬
互动环节气氛热烈。面对学员们提出的ag电子游艺:大学生生涯规划、楚文化传承与发展、历史文物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困惑,刘玉堂以亲身经历详细作答。他鼓励同学们,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,结合自身实际明确目标,做好发展规划,不懈奋斗。学员们纷纷表示,听完刘教授对楚文化的独特见解很受启发,今后将继续学习和探索楚文化知识,将其内化于心、融汇于行,努力为其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。
图为学员们认真聆听讲座 摄影:余剑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