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日报高级记者韩晓玲来校分享“校园新闻的‘能量’与‘流量’”

发布者:宣传部发布时间:2025-10-24浏览次数:10

新闻中心讯(记者 陈雯茜 见习记者 曾怡锦 林丹榕)10月23日下午,湖北日报高级记者韩晓玲受邀做客武汉工商学院,在学校和雅楼224智慧教室为各单位教工通讯员、校园媒体学生记者开展题为《校园新闻的“能量”与“流量”》的专题讲座。讲座由学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蓝静主持。

图为韩晓玲作讲座 见习摄影:葛何意

“校园新闻既要弘扬正能量,又要跟上新媒体时代传播节奏,实现正能量与高流量的共赢。”韩晓玲结合自身从业经历与高校新闻典型案例,聚焦校园新闻采访写作中常见的“0流量”“伪能量”问题展开讲解。她强调,信息爆炸时代,新闻创作需兼顾“内容质量”与“受众喜好”,拒绝流水账式记录,要用亮点吸引读者;同时还需坚守真实性原则,对素材多方求证,以事实支撑正面宣传,优质内容始终是新闻传播的核心。

针对融媒体传播趋势,韩晓玲提出,新闻图片与短视频已成为传播“标配”,图文并茂的呈现形式更易提升传播效果。她特别提醒学生记者要树立“图片意识”,新闻图片无需依赖专业相机,合理利用智能手机也能完成高质量拍摄。围绕新闻图片,她提出“七要素”:对焦清晰、构图完整、画面干净、主次分明、动作正常、主题突出、有新闻味,为视觉内容的专业性与传播力提供明确指引。

图为韩晓玲作讲座 摄影:陈雯茜

谈及微传播趋势,韩晓玲指出,校园新闻无需追求“大而全”,短视频也不必做成“纪录片”,她以《人机共舞!武汉工商学院学生参演春晚同款节目》《开学典礼现场,新生们观看春晚同款“凤凰舞”》《开学典礼上,校长致辞时几度哽咽》《毕业典礼“突发状况”,家长站起来激动“抢话”》《开学典礼上,校长请新生记下他的手机号》等学校多件新闻作品为例,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融媒体时代的微传播和短视频意识:抓住读者的兴趣点,拆分新闻亮点进行精准传播。

她还着重强调,校园新闻需辩证把握“异”与“同”的关系:既要突出校园特色,又要呼应社会主流价值;既要关注传播广度与效果,又要严守真实原则、传递正向能量。她希望学生记者以此次讲座为契机,进一步提升新闻素养与实操能力,在信息爆炸时代,通过打造“有温度、有态度、有速度”的校园新闻,找到“流量”与“能量”的最佳平衡点。

图为同学们认真聆听讲座 摄影:陈雯茜

讲座现场学习氛围浓厚,大家专注聆听、积极思考。“韩老师用大量鲜活的案例,生动阐释了如何让校园新闻既有‘能量’又有‘流量’,为我们今后的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很多新思路和新方法。”校大学生记者团学生记者余剑韬感慨道。

上一篇:下一篇:
返回原图
/